Qiming News

对话 | AI认知革命是否已经到来?

15/10/2025 | 上海科创银行

日前,由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和上海科创银行主办的“中国科创全球机遇”—WeStart 2025创业投资大会上海科创银行专场活动成功举办。在炉边对话环节中,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周志峰与启明创投投资企业Video Rebirth创始人兼CEO刘威博士围绕AI技术演进路径、产业变革趋势、创业竞争、全球布局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谈,揭示了AI 2.0时代的技术趋势与中国科创企业的突围路径。

本次炉边对话更揭示了中国科创企业的核心优势。在“中国科创,全球机遇”的主题下,随着技术突破与全球布局的深化,中国企业将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,为世界科技发展注入“中国力量”。


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周志峰(左)与Video Rebirth创始人兼CEO刘威博士(右)

以下是对话核心内容回顾,经精编整理。启明创投微信公众号经授权转载。

01/
AI 1.0到AI 2.0

从“同质化内卷”到“模型级创新”

回顾AI发展历程,刘威博士亲历了AI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中心的整个过程。他将AI的发展历史清晰地划分为两个时代,并以亲身经历阐述了两者的根本区别。他指出,如果将图灵发明图灵机或提出图灵机的概念作为人工智能元年,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仅有80年左右的时间,且这其中有50多年行业发展处于黑暗期,持续的突破性进展集中在近几年。

他将2012年AlexNet开启的深度学习浪潮称为AI 1.0时代,彼时行业内存在大量同质化企业,功能模块也基本一模一样,多聚焦于低门槛任务,竞争核心集中在市场份额。同时,该时代巨头垄断现象严重,多数创业公司的角色更像是“为巨头做嫁衣”。而2022年ChatGPT推出后,AI正式迈入2.0时代——“模型即产品”成为核心特征,ChatGPT、DeepSeek等产品无需投流便实现爆发式增长,证明“原创技术+明确需求”可让创业公司突破巨头壁垒。“现在行业发展到了一个更好的阶段,如果你有好的想法、技术和团队,并能将产品做出来,具备市场竞争力,哪怕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,也能够和巨头一较高下。”刘威表示。

基于多年的行业观察和经验,周志峰补充道,AI 2.0与互联网时代的创业逻辑不同:互联网创业常需聚焦于巨头未涉足的边缘领域,从“边缘”成长,但AI 2.0时代巨头均全力投入,每隔一段时间高层就会总结复盘AI的进展,并考虑是否应该再投入重金,推动业务的AI化,AI不是边缘而是巨头的主战场。在此背景下,AI领域的创业公司面临着远超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难度。

02/
世界模型
连接数字与物理世界的“新枢纽”

正是看到了AI 2.0的机遇,刘威创立了Video Rebirth,致力于打造全世界范围内首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模型,并强调“创业公司要像军队冲锋那样,先占据一个小山建立自己的据点,一家没有据点的公司是走不下去的,且这个据点要有足够的高度,能支撑我们继续往更高的山坡上爬。”在突围战略上,Video Rebirth选择聚焦多模态领域,而在这一领域,世界模型是个非常好的目标。

“世界模型”是本次对话的核心新概念。刘威博士将世界模型定义为“连接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重要枢纽”,即用AI打造一个无限游戏世界。用户可自主构建自己的“小世界”(定义人物、场景、规则),也可进入他人构建的世界。既是观察者,也是造物主。

一个具体化的应用场景是影视创作,产品形态类似于“Roblox与Netflix的结合体”,在功能上,用户无需手动制作画面,AI自动生成内容,既支持游戏互动,也可自定义影视,最终实现“游戏即电影、电影即游戏”的沉浸式体验。

目前,Video Rebirth计划在近期推出世界模型雏形,而这一方向恰是多数AI巨头“知道要做,但未明确目标”的领域,成为创业公司的“突破口”。

03/
具身智能
人类基因中的“最深层幻想”与中国供应链优势

谈及具身智能,周志峰分享了行业现状:过去两年半中国已成立了130余家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,启明创投也布局多家,为何众多创业者选择此时入局,核心原因有二:

1)市场潜力巨大:机器人是人类基因中的“最深层幻想”,30万年的进化历史让人类偏爱与自己相似的事物,希望再造“另一个自己”,而机器人不仅是工具,更是能够“替代盲盒玩偶、超越聊天工具”的存在。且行业普遍预期其将成为继PC、手机、汽车后的下一大品类,头部企业年出货量有望达千万台;

2)中国供应链优势:以特斯拉Optimus为例,其1200余个零部件中,仅3个(2颗AI芯片、1颗计算芯片)与中国供应链无关,珠三角、长三角可提供从灵巧手到丝杠传动的全链条支持;且中国在硬件迭代速度上领先,如Meta近期发布的最新AI眼镜硬件方案为四年前已比较成熟的研发成果,而中国厂商的同类方案2021年就已上市,配置更高、成本更低。

这种优势也吸引了全球目光,周志峰提及,近半年来,美国、欧洲、中东的顶级投资机构频繁来中国调研AI和机器人企业,他们普遍认为,未来全球具身智能前十名的企业中,中国企业大概率占半数以上。

04/
全球化与未来巨头
“虚实结合”的新形态

谈及Video Rebirth的全球化布局与定位,刘威表示核心逻辑有三:

  • 内容传递效率:视频承载信息远超语言模型,且无需依赖语种,可高效触达全球用户;
  • 合规先行:AI企业全球化的核心是“安全跳舞”,确保招人、融资、市场开拓全流程规范;
  • 中国企业优势:中国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“效率”与“荣誉感”——认定目标便不惜代价完成,以“达成目标”为最高诉求,这种对成功的执着是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。

对话最后,两位嘉宾就“未来5年,下一个字节跳动、腾讯、小红书将诞生于哪个领域”展开探讨:

刘威博士认为,互联网已完成“让普通人便捷获取信息”的历史使命,难再诞生5000亿美元级以上的巨头;下一个巨头将是“虚实结合”的新形态,大概率出自与物理世界结合的领域,如具身智能或世界模型。

周志峰则聚焦“人、车、家”三大人类核心领域:其中围绕“人”的领域,核心需求在于构建全新的人机交互形态。当前互联网科技公司已围绕“人”的需求,推出了新型娱乐方式、新型内容平台、新型购物模式等服务,新一代聚焦“人”的AI企业能否颠覆现有的互联网科技巨头?答案是存在较大可能性,而内容交互平台或许是其中唯一具备潜在可能性的方向。如世界模型,构建一套从文字、图片到长视频、短视频,再到其他形态的全新的人机交互与人人交互形态的新内容。若这一形态成功落地,或许将诞生下一个“字节跳动”。“车”领域颠覆现有巨头不易;而“家”是最大蓝海——若未来每个家庭配备多个机器人助理,结合Physical AI、Digital AI与具身智能,“家”相关的产业有望诞生全球第一大公司。